超大班級不是學校責任,而是政府責任
學校“大班額”問題,也一度困擾中國教育界。
楊國順在全國各地督學過程中,見過最大的小學班級有108個學生,最大的初中班級有111個學生。
按照上海的規定,幼兒園的最大班額應為35人,小學40人,初中45人到50人。
“超大班級,不是學校責任,是政府責任。”楊國順說,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到位,直接導致了大班額問題的出現。而“督學”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督促政府多建學校、建好學校。
從上海每3年一次對區縣政府的綜合督政來說,督政辦法就是“三個涉及三個交涉”。即,涉及到教育經費的投入,與區縣政府財政部門交涉;涉及到教育辦學條件的保障,與區縣政府發改委、建交委、規劃土地局、房屋管理局等部門交涉;涉及到教師編制配備、教師待遇提高,與區縣政府的編委和人社局交涉。
班額問題,其實就是教育條件保障。
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對各個區縣的要求是,學校要與新建社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看似簡單的“三個同步”是區縣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保障。這是件大事,也是件“難事”。
2007~2010年前后,上海出現過新建住宅小區業主子女難以“就近入學”的尷尬。
起因源于一些區縣政府為了吸引開發商來本地新建住宅,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破例給房地產開發商提供便利。個別開發商從利益最大化角度出發,借機在教育基礎設施的配備上,有意“缺配、少配、晚配”。這種做法直接導致新建小區內的生源不能就近入學。
此事曾被市人大代表以議案的形式向市和區縣政府提出質詢。那時,楊國順記得,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會同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城建環保委以及市政府相關委辦局對有關區縣政府開展教育公建配套建設專項督政,與區縣政府和相關委辦局的領導,當面擺問題、求解決。
他還帶著手下和有關專業人員到那些沒有完成教育公建配套的新建小區里,拍攝視頻、圖片,提供給上海市人大代表做質詢素材。楊國順還向市人大和市政府提交了專題督導的調研報告,呼吁完善教育配套。
此后,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繼續對2007年至2010年共57個未完成教育公建配套建設的項目進行跟蹤。經過幾年的努力,最后的完成率達到92%。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部分 國家 系統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