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2040年的職業環境有三個明顯的特點:從信息時代轉向概念時代,改變會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測,以幸福與自我實現為生涯的核心。
從信息時代轉向概念時代,意味著在過去20年間信息時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來20年里會極大程度地被電腦取代。人們一度趨之若鶩的銀行柜員等工作,5年、10年之后職位會越來越少,甚至可能失業。如果你沒有別的技能,會非常尷尬。
信息時代的核心能力是邏輯分析能力,概念時代需要的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以世界最大的企業咨詢公司麥肯錫為例,1993年時員工的67%是MBA(工商管理碩士),2003年降到了41%,現在還在繼續往下降。是哪些人替補了麥肯錫這些頭腦一流的MBA呢?是MFA(Master of fine art),藝術碩士。因為麥肯錫意識到,他們的調查報告必須要用藝術的方式來表達,于是很多MFA慢慢替掉了MBA。
計算可以用電腦完成,但創意不能。蘋果靠好的理念、新的概念,小米依靠雄厚的粉絲營銷和參與感,海底撈靠人性化的服務勝出……這些都證明當信息時代向概念時代推進的時候,原本僅靠知識和邏輯工作的人,逐漸會被電腦所替代,越來越貶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夠真正的做起來。
這樣的改變,會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測。據報道,2010年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強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強是30年。其實不僅公司短命,行業的命運也如此。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孩子不可能不換工作,一輩子一定會至少換5到7份工作,而且換兩到三個行業。一輩子在一個公司、一個行業工作會變得越來越難,如果我們還教孩子認真讀好一個專業,是不是對孩子的詛咒,是不是害了他呢?
第三個改變,是生涯的核心從追求成功轉為追求幸福與自我實現。2008年中國人均GDP是3400美金,預計到2016年能到8000美金,2025年中美的人均GDP會接近,2040年會持平。經濟學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發現,3000美金是一個國家開始現代化的界限,意味著這個國家和民族掙脫了貧困,開始過得小康和幸福。8000美金也是經濟學上公認的一個拐點,這個點之后,幸福和經濟收益沒有顯著的正相關。也就是說,再過一兩年,我們不管怎么掙錢,都不會過得更加幸福,幸福感不會隨著收入上升了。
下一代人,一定不會像我們這代人一樣,追求房子,追求安全感,追求生存,追求賺錢,他們會真真正正地代替我們開始追求幸福,過著我們這一輩子覺得有點小奢侈的生活。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人們 職業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