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讀名校,高分上普高”。在甘肅省蘭州市,源于一項涉及全體考生的高中統配招錄政策,讓很多中考學子在這個暑假經歷了別樣的喜與憂。與此同時,對于蘭州中考統配招生政策的質疑也在坊間流傳。(據8月23日《中國青年報》)
其實,所謂“低分讀名校、高分上普高”,并不能準確概括今年蘭州實行統配招生的錄取情況。雖然今年全市統配招生比例遞增到60%,但仍然限定了考生成績須在所報考學校統招分數線下50分以內(若統配名額未錄足,則最低降至省級示范基礎分數線)。因此,緣于“統配”的緣故,顯然會惠及部分考分普遍相對較低的學校的考生,使他們得以降分錄取;而一些高分考生扎堆的“名校”,則會因統招分數線的“抬高”,導致某些相對高分的考生落榜。
當然,僅僅就錄取分數線來看,對某些高分落榜考生來說,似乎不太公平。但相對于個體而言,統配與統招相結合的招生政策制定,更多則是著眼于助力整個教育的均衡發展:正是源于在長期不變的統招及自主招生中,以分數作為唯一錄取依據,致使高分考生“一窩蜂”向名校匯聚,導致中學教育的兩極分化,呈現出強校越強、弱校越弱的“馬太效應”。很明顯,蘭州市從2007年開始實施、并逐年擴大比例的統配招生,正是為此開具的一劑“藥方”。
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劑“藥方”正在產生的“藥效”:首先,不少普通中學的活力正在被激發。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居多的蘭州十二中,以前就讀報到率不足50%。自實施統配招生后,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學生考入名校,今年進入省級示范高中的學生達到47名。與此同時,該校的就讀報到率也穩步增長,去年已達到70.61%;其次,即使對于一些雖屬省級示范高中、但名頭不及某些名校的學校,也能享受到統配招生帶來的“紅利”。如蘭大附中,以前只能按分數線招錄1500名以后的學生,而現在則能選錄到更多的高分考生,有利于學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當然,對統配招生的爭議也不少,這些意見主要來自今年高分落榜以及正在名校初中就讀的學生及其家長。在經歷了長期的“憑分數錄取”、現陡轉為“統配招生為主”的一種不適應,或說是一種悵然若失。說到底,這是實施均衡教育進程中所必然經歷的“陣痛”。
這種“陣痛”盡管不可避免,但卻能想法減輕它的“痛楚”:譬如,有關統配招生的信息應該廣而告之,讓每一個與此相關的學生及家長都要知曉;統配招生比例逐年擴充的步子不宜太急,應與均衡教育的發展同步。同時,均衡教育與扶持重點名校并不矛盾。考慮到名校的示范效應,擬錄考生的降分幅度不宜過大,以免出現班級內學生成績相差懸殊,給施教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為盡快與統配招生接軌,筆者建議,不妨采取名校與普通學校對口支援、交流的方式,以優化教育資源:譬如,各個學校之間教師可否試行定期輪崗制度(至于人數多少及輪崗年限,依據各校狀況而定),以此實現學校之間的優勢互補及資源共享,加速均衡教育進程。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統配招生之爭是均衡教育的陣痛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