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訪:家長不合作,溝通是關鍵
【現象】前段時間,我園召開了兩次家長會,奇怪的是鵬鵬的家長都沒來參加。帶著疑問,我到鵬鵬家做家訪,坐定后,鵬鵬媽媽對我開門見山地說:“鄰居家的孩子跟鵬鵬一樣大,可是人家會說不少英語,認識很多漢字,會計算數學題。我心里很著急,所以想讓他轉學。”
【策略】鵬鵬媽媽的話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看到她那急于轉學的神情,我沒有怪她,而是平靜地向她闡明我園的辦園理念、宗旨、特色課題。我還向她介紹:幼兒時期,絕對不能“小學化”,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規律,不能急于求成。老師并不是單純地教死板的知識,而是讓孩子們在實踐中、生活中、游戲中主動地去探索、發現。
通過我與鵬鵬媽媽真誠的交流,她好像明白了許多,可還是有點半信半疑,認為我只是在空談理論。于是我從手機上翻出幾個孩子做游戲、上活動課的視頻,她看到視頻中孩子們快樂地游戲、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的情景,對我說:“老師,原來你們園在教育孩子方面花費了大功夫,可是我們家長只知道孩子多學一些東西就是好的,與老師溝通得太少了。”她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我決定了,讓孩子繼續跟著你學。”
【反思】通過這次家訪,我深深體會到:我們不僅要讓家長看到孩子有形的進步,更重要的是與家長一道,共同抵制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從那以后,我建立了班級QQ群,及時上傳孩子們每天的動態圖片或視頻,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我還定期召開家長會,跟家長交流哪些行為違背幼兒發展規律,讓家長提意見或建議,力求讓家長的教育觀與園所“齊步走”。
【家訪新解】
從宣講到傾聽,從詢問到互動,家訪的內涵隨教育理念的深化而逐漸豐富,讓我們聽聽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幼兒園教師對家訪價值的理解——
多聽多看,找準家園合作切入點
我園的新生家訪工作隨著時代的變遷,已歷經多年,雖然有著這樣一些共同點,如消除家長、幼兒與教師間的陌生感并形成初步的信任,初步了解幼兒特點及家庭教育特征,向家長傳遞幼兒園教育理念并介紹入園安排,但是,教師在課改后的家訪工作中,視角、內容、方式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變化。
家訪視角的變化:從宣講到傾聽,更加深入地尊重、理解家庭教養方式。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家長也擁有更加寬廣的教育視野,對家庭教育的重視以及家庭養育水平的提升,大大降低了教師在溝通中傳遞教育理念的比重。因此,幼兒園家訪不再像以往那樣花較多時間去宣講教育理念,幫助家長轉變兒童觀和教育觀,而是通過多傾聽,更加深入地尊重、理解家長的家庭教養方式。
家訪內容的變化:以專業建立起老師與家長、兒童間初步的信任。除了常規的家訪內容外,老師對家訪內涵的理解更加深入了。首先,家訪安排在幼兒入園前,第一次與陌生老師的見面安排在熟悉的環境——家庭里,更符合幼兒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其次,在家訪中,我們會有“陪伴玩耍”這一環節,利用幼兒感興趣的玩具和小游戲,身體力行地捕捉幼兒興趣點、理解幼兒交往和表現的特點,與幼兒建立初步的熟悉感。再其次,通過觀察、互動并記錄下幼兒發展的特點,以切身示范傳遞教育觀念,并取得家長初步的信任。
家訪效果評估的變化:在與家長的交流中,老師更多的是通過了解幼兒從出生以來的發展和家長的教養觀念和方式,獲取更多的信息,結合對幼兒實際情況的觀察,深入了解幼兒的個體特征,并尊重、理解、接納家庭教育的多元,為之后的幼兒園課程設置、家長工作的開展及幼兒發展的支持,提供依據。
開放辦學是未來幼兒園的發展趨勢。隨著家長家庭教育專業性的不斷提升,家長的教育需求更加多元化,教師需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及拓展視野,不斷強化家園共構課程的意識,充分利用家訪收集家園合作的有效信息,理解多元的家庭文化、理解家長的性格特點及交往特征,并更加深入地分析幼兒特征與家庭教育特點之間的關系,找準家園合作的切入點,增加家長在家園合作中的參與度和有效性。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幼兒園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