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學期開學前,各中小學安排誰來當班主任,近些年已經成為學校領導非常頭疼的問題,班主任崗位越來越像一塊“燙手山芋”,絕大多數教師不肯“接招”。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學校領導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得已還得擺出領導的權威來“軟硬兼施”迫使就范。盡管教育部門早已出臺班主任崗位跟教師績效工資與職稱晉升及考核掛鉤,但是,還有超七成教師不愿當班主任,難怪有人驚呼班主任“荒”來了。
筆者認為,很多教師不想擔任班主任的主要原因是事情雜、責任重、壓力大,付出同收獲沒有成正比?,F在大部分學校的班主任都由主科老師擔任,除了日常的備課、上課和改作業,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外,還要負責每天班級的出勤、課間操、紀律、衛生、儀表競賽。每次教師會開下來,每次學校舉行活動,都會有一大堆班務工作等著班主任完成;要與個別學生家長溝通,要回答家長的電話咨詢,還要在與家長聯系的QQ群、微信群里,解答家長的提問……大事小事都操碎了心,“兩眼一睜忙到黑”實在是盡職盡責的班主任校內外的真實寫照。
目前國內的班級授課制形式下,班主任還是非有不可,并且對學風、班風乃至校風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需要學校更多地關愛班主任,根據上級文件結合實際情況,給班主任更多方面的實惠;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流于形式的各項活動,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作為班主任,自己也要從日常煩瑣的班務管理中解脫出來,努力實行班級的民主管理,放手讓學生自治。這樣一來,既培養和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又能恰當地調適自己以確保良好的身心狀態。
都說班主任是全中國“最小的主任”,可要當好這個“最小的主任”還真不容易,“只有幸福的班主任,才會關懷學生的幸福,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而重建教師喜愛當班主任的機制和氛圍更是任重而道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