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學生平均閱讀量到底有多少,恐怕誰都沒有詳細調查過。但當下大學生閱讀量普遍偏低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浮躁、功利、不讀書”現象在各大新聞院系都有出現。中傳的學子,與其在朋友圈中集體刷屏、填問卷,倒不如靜心反省,若真有《雪夜妄評》指出的不足,就加以改正,若沒有,也不妨一笑而過。
曹林在個人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只代表個人觀點,《雪夜妄評》并非是作為評論發表,只是一篇個人吐槽。“浮躁、功利、不讀書”這一結論的得出,也只是曹林本人與部分中傳學子接觸之后的主觀印象,并非官方評價,更不能代表整個社會對中傳學子的印象。
作為中國頂尖的傳媒類高校,中國傳媒大學的名聲與榮譽,主要建立在歷屆校友在學界、業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礎之上,名人的褒獎贊賞、媒體的層層渲染或許會為該校的品牌錦上添花,但曹林“浮躁、功利、不讀書”的簡單七字批評,絕不會否定了中傳數十年的成果與輝煌。
中傳學子進行閱讀量調查,用數據和事實對《雪夜妄評》進行反駁,確實是維護中傳學子形象的一種方法,但絕非最明智最有效的舉措。公眾不會關心中傳學子的閱讀量,也不會刻意詢問中傳論文發表的數量,即使學子們的反擊令曹林收回言論,也不過是表象的勝利。
不管曹林的批評是否中肯,作為被批判的對象,中傳學子不應反應過度。不妨將曹林的“標簽”當作內省的鏡子,靜心深思,有《雪夜妄評》中的缺點,就改正求進,沒有,也不用大動肝火,大可當成一篇“惡搞吐槽”,一笑而過。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