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午夜免费无码特黄毛片,A精品无码免费看,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1

  專注軌道教育 31年
華山教育集團·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軌道行列 彰顯靚麗人生

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梁戈亮:教孩子打球讓我很幸福

發布時間:2015-12-03 10:13:44

瀏覽量:

分享到:

  談起梁戈亮,很多資深乒乓球愛好者仍然對這位上世紀70年代的國乒名將記憶猶新。在1971年舉行的第三十一屆日本名古屋世乒賽上,梁戈亮一戰成名。如今,年過花甲的梁戈亮不減對乒乓球的熱愛,踐行“快樂乒乓”,從北大醫學院體育教授的崗位退休后,乒乓球依然是他的生活軸心。

  注重科學方法

  在北大醫學院體育館,65歲的梁戈亮正在給孩子發多球。老一代國手中,像他這樣還在一線手把手教學的并不多,梁戈亮卻說:“教孩子打球讓我很幸福!”每周兩次,他都要到北大醫學院的乒乓球俱樂部教球、打球。

  剛開始教學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許多愛好者,要么沒有基礎,要么一知半解,沒有受到過正規訓練,總有些錯誤動作。他們挺著急,但梁戈亮不著急。“我自己也是業余愛好者一步步走過來的,想提高水平總要有個過程。所以我要把這個道理和他們講清楚,打球必須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能違反規律。”

  梁戈亮在教球時最注重科學。他說:“給初學者講理論,必須反復講。乒乓球講究運動記憶,一個動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記住的,要反復練、反復記,打球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此外,反復練習也要注意休息,練一陣就要緩一緩,玩兒命練就有可能受傷,違反科學的路是走不通的。有些人形成了錯誤動作,我就努力讓他們改正,動作正確了自然就能打到球了。”

  倡導快樂乒乓

  北大醫學院的林叢教授回憶,2002年年底,為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學院成立了梁戈亮乒乓球俱樂部。梁戈亮平時除了給學生上課,也在俱樂部教球。林叢教授表示,自己雖然是乒乓球愛好者,但從俱樂部成立后才開始接觸正規訓練。梁戈亮的教學特點就是認真對待每一個球,無論是比賽還是教球,他的職業精神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醫三院外科的徐智慧醫生說:“我在俱樂部打球快10年了。原來打球的動作不規范,總追求輸贏,梁老師主張‘快樂乒乓’的理念,打球首先追求的是快樂和健康,我學會了正確動作,成績自然就提高了,收獲的快樂也更多了。梁老師來了之后,傳授給我的技術讓我提高很快。2014年,我還獲得了北醫三院乒乓球比賽的冠軍呢。”

  梁戈亮說:“我一直喜歡乒乓球,乒乓球不僅是比力量,也是比智慧、比技術、比戰術、比全面素質。我一直享受打乒乓球帶來的樂趣,這一打就是四五十年。我1965年進國家隊,1980年退役。之后又出國看世界,在德國打了差不多20年的球,在世界各地轉了一圈,發現喜歡乒乓球的人挺多,咱們中國打球的人更多。”

  講求自然而然

  梁戈亮喜歡動腦筋,喜歡創新。他還發明了槍式球拍,拍柄很獨特。“我現在和俱樂部的球友們一起打球,一起成長,一起健康,一起開心生活。”

  “看到有的球友動作不正確,我就給他們指點一下,能為他們做點事兒我也很開心。幫助他們保持健康,我覺得很有意義。”曾經出過車禍的梁戈亮把打球當作一種積極的康復治療手段,“不能單純地靠藥物,還要提高身體素質,我這個年齡,一放下球拍,想恢復就難了。”

  現在,梁戈亮每周有3次固定的教學任務,同時還要輔導幾個孩子打球。如何教孩子打球,梁戈亮也總結了一套理論。在他看來,小孩打球總要經歷從無知到興奮的過程,這就要讓孩子懂得量變到質變的道理。正確的動作就要反復練習、鞏固,讓孩子們循序漸進、自然而然地掌握正確動作。如今,梁戈亮依然活躍在乒乓圈,還參加過幾次世界元老乒乓球錦標賽。用他自己的話,就是“一輩子結緣乒乓,這項運動大大提升了我的幸福指數!”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孩子 梁戈亮

精彩專題 MORE >
技能大賽榮譽榜單 普高班 普高班、職高班、就業班

徐白慧:大山里的“送書人”

黃珊:遇見孩子,發現更好的自己

微信咨詢
在線咨詢
免費回電
返回頂部
新浪微博 QQ空間 官方媒體咨詢詳情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 - 在線老師 親是想了解哪個專業呢?發些專業明細給您參考一下哦~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