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甘肅省嘉峪關市迎賓路小學教師馮運芳
嘉峪關市迎賓路小學教師馮運芳,立志做“做學者型教師”,苦練教學基本功,以“賞識教育”為切入點,長年堅持高強度的教學研究。兩次國家級優質課一等獎,一次獲省級說課競賽一等獎。
苦練教學基本功,做一名合格教師
初上講臺,馮運芳老師和所有年輕人一樣,緊張、拘謹,板書不流暢,教學語言不生動,課堂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為此,她傷透了腦筋。但是,天生不服輸的她開始尋找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途徑,下決心從一點一滴做起,苦練教學基本功。
為了練習板書,她從抄習《現代漢語詞典》開始,廢本子、學生放學后的黑板、舊報紙都被她寫滿了,練完了楷書、練行書……現在她在小學低、中年級的楷書以及高年級的行書都十分漂亮。
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語言,每天上課她都隨身攜帶一個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課堂教學,課后反復播放,矯正語音、語氣和語調。為了更能讓小學生接受,她專門購買了鞠萍、孫敬修等講故事的錄音磁帶學習揣摩,她長年訂閱《演講與口才》雜志,長期觀看全國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主持的節目,長期對著鏡子練表情……功夫不負有心人。1991年至今,她先后參加了多次演講比賽,每次都獲獎。凡是聽過她講課的老師,無不為她簡潔、準確、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而叫好。
以賞識教育為切入點,做一名優秀教師
在實際教學中,馮運芳老師不僅是我國當代賞識教育專家周弘的積極響應者,也是一個努力實踐者。她在課堂上,在與孩子們的日常交往中,都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他們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在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蹲下身來跟他們說話”成了她與學生交流、溝通的主要標志。
在她班上曾經有一個智力殘疾的孩子經常受到捉弄和欺侮。每每遇到這樣的情形,馮運芳老師都會果斷地站在這個孩子一邊。她經常給班里的學生講“我們都是上帝咬過的蘋果”的故事,她將對待這個孩子的態度納入對每個學生的品行考評,實行評優評先一票否決制。一次,這個懵懂的孩子爬上了教學樓三樓教室的一個窗戶,在場的同學都被驚呆了,馮運芳老師一邊與他交談,一邊慢慢靠近他,并且趁他不備,一把將他從危險的境地抱了下來。從那以后,每次下課,當馮運芳老師走出教室時,我們都會看到這個孩子主動跑過去,用手輕輕拍去她身上的粉塵,幫她取掉落在肩上的頭發……他體驗了溫情,也學會了付出溫情。
馮運芳始終認為,健全的人格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她從不在學生背后大喊狼來了,讓學生在恐懼中奔跑,而要把學習的過程變得像追蝴蝶,讓學生在愉悅中奔跑。她以此為題撰寫的論文《在賞識中,教會學生自信》在2002年《教師報》舉辦的全國教師優秀教育教學論文中獲一等獎。
走教研教改之路,做一名學者型教師
馮運芳常年是各種賽課的贏家,但她更明白教學是一門科學,教育是一門藝術,她要做一名“學者型教師”。她也深知,為實現這一理想,必須成為一名職業讀書人。因此,從教二十多年來,學習、學習、再學習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
馮運芳老師專科和本科的函授學習。每天一本教育教學雜志、每周一篇教育教學心得、每月一本教育教學專著,每學期至少上一節教研觀摩課成了她二十多年來主要的專業學習,上網查閱相關的教育教學資料成了她每天晚上的必修課。按現行小學數學教材分冊裝訂的,每本幾十萬字的12本教育教學筆記,成了她平時教育教學的工具書。
她以入選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新世紀小學數學杰出人才發展工程首屆高級研修班為契機,開始了對教育教學理論的系統學習和實踐研究,撰寫的《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中“你知道嗎”教學的研究》在2011年全國“新世紀小學數學課程實驗總結表彰暨教材培訓研討會上”獲優秀專題一等獎。執教的課程獲第九屆全國新世紀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系列研討一等獎,并作為甘肅省唯一代表做大會展示課。
教海探航二十載,她先后三次榮獲甘肅省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一次省級說課競賽一等獎,四次國家級優質課:一等獎兩節、二等獎兩節,有兩項教研課題通過省、市級鑒定,三項教研課題在市級教研優秀成果評比中獲獎,六次承擔嘉峪關市示范課和教師培訓工作,她指導的青年教師也多次在甘肅省、嘉峪關市說課、課堂教學競賽中獲獎。
同時,她結合自己從教二十多年學習、實踐、研究形成的教育教學專題講座“做一個說的好寫的好研的更好的教師”,深受廣大教師的好評和認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