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發布的《中山大學校園管理綜合治理實施辦法的通知》也確實有“不得踐踏草坪”的規定,但草坪一直是供中山大學師生休憩學習的地方,突然間被禁止進入,師生一時之間的確會產生排斥情緒。正常上課的師生,本身就有維護學校草坪的意識,卻被保衛處人員強行驅趕,甚至遭到“打開澆水系統”的威脅。這種行為到底是嚴格執行校規校紀,維護校園規范,還是權力的傲慢?
在很多知名高校,草坪開放都不存在爭議。清華大學的“情人坡”、中國人民大學的“教二草坪”以及復旦大學的“光華樓草坪”等,都是作為公共資源對全校師生不限時開放的,供學生學習交流、娛樂嬉戲。
中山大學的草坪,2014年以前也一直作為師生學習休憩的“圣地”,去年因為“外來人員留下大量垃圾”有礙文明校園建設,校方才出臺了《綜合管理辦法》,剝奪了全校師生對于草坪的使用權,這無疑會引起師生們的排斥,一時難以適應。
從法理上說,“保衛處不讓人踩草坪”是在認真貫徹學校管理層的決策,師生們理應配合。保安本可以用更加文明的方式溝通,卻選擇用“想坐草坪跟校長說”的簡單粗暴方式,借“校長”的名頭與權威壓服師生們的不滿,這樣做就欠妥了。用“打開澆水系統”的方式來脅迫,更顯得野蠻,與一些地方城管粗暴執法時“再不走就打”的驅趕方式屬同一思維邏輯,都是用人身安全來威脅被管理的對象。
中山大學管理草坪時是否應該照顧一下師生們的情緒?保衛處作為校園的保衛者,面對自己所要保護的師生,也應當注意交流的方式,避免用“有話找校長說”的溝通方式,更不能用“開澆水系統”的做法來強迫師生就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