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盲人黃鳴攜帶導盲犬乘坐火車受阻一事被媒體報道后,“導盲犬能不能乘坐火車”的問題受到了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現如今,中國鐵路總公司做出回應,自5月1日起,視力殘障旅客可攜帶導盲犬進站乘火車。足以說明,鐵路部門把民意作為改進和完善服務工作的一劑良藥,也是改進提升自身服務的助動器。
有問題、發現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對問題視而不見,不進行整改才是最大的問題,而鐵路部門就是敢于改進問題、完善問題,服務好社會的好企業。此次鐵路部門出臺的新規,是首次允許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攜帶動物進站乘車。這項舉措不僅是對人民群眾呼聲的回應,也是對社會各界對鐵路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的積極反饋,更是鐵路部門“待旅客如親人”又率先邁進了一大步。
況且,在現今公民參與意識覺醒的時代,與其固步自封,在自我王國內揣度民意,倒不如敞開大門,邀請民眾提出意見建議,虛心接受民意。在導盲犬乘車問題上,鐵路部門主動發聲,體現出了鐵路部門的社會公益責任感,規定中對攜帶導盲犬需要提供的相關證件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也在最大程度上消解了公眾對于導盲犬乘車的擔憂。因而,此次鐵路虛心接受意見建議,積極回應民聲,迅速改進服務不失為一種“雙贏”之舉。
誠然,“導盲犬”能夠乘車是喜事、好事。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為便于鐵路部門及時了解旅客需求,提供良好的乘車環境,旅客需盡可能在開車12小時前向工作人員說明攜帶導盲犬需求。而且,火車畢竟是大眾交通工具,為維護良好的站車秩序,希望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的殘障旅客主動配合鐵路工作人員,做好出示有關證件、接受安檢、為導盲犬系上牽引鏈佩戴導盲鞍等工作。
我們相信,在新規的實施中,無論是鐵路部門,還是導盲犬主人,只要大家相互配合,做到既要幫助社會弱者,也能照顧周圍旅客,那么,廣大旅客在出行中就會到處是一片歡歌笑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