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學生畢業時,就業問題又應期而來,被媒體、社會所熱議和關注。據報道,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到749萬,比去年再增加22萬人,創歷史新高,畢業生又將迎來“最難就業季”。
可喜的是,面對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場現實,我市出臺不少支持、鼓勵、引導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為畢業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創造了良好條件。其中,校企合作就是有效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之一,值得重視和推廣。
據《惠州日報》6月14日報道,惠州學院計算機科學系與旭日集團開展校企合作,成立了信息技術創新中心,共同研發的4款軟件已經成功推出市場。創新中心的創建和運營,無疑為企業和學校搭建了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實驗田,既有利于企業零距離接受高校的理論指導,節約技術研發成本,又有利于學子零距離接受企業的實踐指導,提高動手實踐能力,激發研發創新激情。特別是,從就業的角度來講,既有利于企業發現和培養潛在的人才,又有利于學子及早了解企業生產活動,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成為符合企業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可見,校企合作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互惠共贏,而最大的受益者則是學生。
如此,校企合作怎樣才能更大范圍推廣,如何才能發揮更大的效用,則是不得不深思的問題。事實上,校企合作有成功成熟的案例,而失敗的案例也不少,不少校企合作止于協議的簽訂,困于協議的紙面藍圖中,無可奈何,不了了之。而協議擱淺的癥結所在,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對路”,合作內容與現實市場經濟不相契合,難以在短期內產生生產力。尤需校方注意的是,要充分發揮理論優勢、學科優勢和科研優勢,千方百計給予企業實實在在的“甜頭”,才能讓校企合作引得進、留得住,走出一紙協議的困端。
總之,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學子共同發力。職業規劃和實踐應當貫穿于大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特別是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未畢業先上崗”的實踐模式值得效仿,從而使學生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崗、上崗即能用,有效破解就業難題。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甜頭 企業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2015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