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教師們自己也越來越關注有關教師“犯錯”的報道,甚至認為教師職業是“高危職業”。許多教師感慨社會對教師的不理解和不寬容,指責媒體和有關部門在報道與處理相關事件時不客觀、不公正。教師為自己的地位和工作環境鼓與呼,這是完全合理的,也非常有必要。但那些陷入糾紛的教師究竟有沒有錯,還是有必要討論的。如果沒有錯,那就應該追究無理取鬧者甚至誣陷者的責任;而如果真的有錯,就應該討論清楚是怎樣的錯、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其他教師也當以此為鑒,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錯誤行為。
不可否認,教師侮辱學生人格、傷害學生身體的情況時有發生。教師們當以此為警鐘,“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事實上,有一小部分教師,不但不愿承認甚至還要尋找借口粉飾教師身上的錯誤,而且還容不得別人指出這些錯誤。當有教師指出時,他們就會說這是教師的“窩里斗”,還說教師自己都不替自己說話,還能指望誰替自己說話。
這種言論,我以為是一種江湖言論。職場和江湖不同,身在職場,首先要遵守職場規則,同時還要遵守社會道德規范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但一些教師在職場就像走江湖一樣,只講“哥們義氣”,而且往往還是無原則的義氣。這既不符合教師職業規范和法律法規,也不利于自身發展,更不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
從事教師職業的人,有三重不同的職業境界:第一重是職業規范,即不逾矩;第二重是職業操守,即將人格職業化;第三重是職業情懷,即將生命狀態和職業追求融合為一。一個想不斷提升自己職業境界的教師,就必須不斷研究教育問題、砥礪精神修養,并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態度對待所有的教師同行,而不是自我封閉、自以為是,認識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問題。
對教育和社會發展來講,假如教師群體中追求職業情懷者少而講“江湖義氣”者多,那勢必會嚴重阻礙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甚至會影響社會文明進步。因而,教師切莫把職場當作江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