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偉 繪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都是“小兒科”?你太天真了。杭州有一博士媽媽,孩子讀一年級,近日她在翻看孩子的課堂練習時驚呼:“你比媽強多了!那些題目,為娘也不會做呀。” 堂堂一位博士,面對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都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何況是剛邁入小學校門兩個月的孩子?借用網友的話說,“傷害指數直逼五顆星”。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些數學題竟然被叫作“聰明題”,潛臺詞難道是做不出題目,孩子就不聰明了?難怪做不出題的孩子“自信心碎了一地”。媒體報道中提到,孩子“以至于提到‘數學’兩字,就撲在媽媽懷里傷心地哭。”數學變成了孩子的噩夢,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聰明題”想要達到的目的? 低年級數學原本重在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打牢學習基礎。制作一些所謂的高難度奇葩試題,究竟是為了啟發孩子,還是為了難倒孩子?如果孩子因此喪失了學習的信心,更是得不償失。這樣的“神題”,還是少一些吧! |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