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寒假與父母久處,氣氛真的這么緊張嗎?“80后”、“90后”和他們“50后”、“60后”的父母永遠處在“兩個頻道”?
大學生寒假期間與父母相處易鬧矛盾確實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尤其是在生活作息方面,習慣于晚睡晚起,甚至黑白顛倒的年輕人常常會引起父母不滿。在一些“大學狗”眼中,父母觀念保守落后,喜歡教訓子女,有些大學生甚至抨擊父母控制欲極強、情感爆發閾值極低,把孩子當作宣泄情感的垃圾桶。
依筆者之見,大學生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主要體現在生活方式上。比如,父母深知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生活習慣,而生活在WiFi時代,熱衷甚至沉浸于網絡的年輕人,習慣晚睡晚起。由于正當青春年華,精力充沛,絕大多數人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健康隱患。
大學生們應當明白,大部分父母之所以苦口婆心地勸告甚至忍不住板下臉來罵幾句,并不是刻意干涉他人的“自由”,而是希望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防范未然。否則,等到身體出了問題,就悔之晚矣。
孩子固然要理解包容家長,父母也同樣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對于有強烈自我意識的大學生而言,最忌喋喋不休的說教和干預。換而言之,父母們也有必要好好備課,尋思一下怎樣才能讓孩子理解、接受自己的觀點。
具體說來,父母們不妨考慮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與他們交流。譬如,探討某個話題前,搜尋一些資料,通過QQ、微信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不動聲色地轉發,在孩子自己閱讀體會的基礎上,適時點撥商討,或許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