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一筆很小的貸款數額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攀升至70多萬元,源于一些借貸公司利用學生警惕性不高、防范意識弱而設置了畸高的貸款利息,表面上看屬于正常的信貸產品,實質上卻是非法的高利貸。
一些學生之所以陷入到高利貸的漩渦中,掉入非法借貸的陷阱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因盲目攀比、過高消費導致入不敷出;二是因為一些借貸公司借貸手續便捷、程序簡單,沒有過多的門檻條件限制,只需提供身份證和學生證就可快速辦理,契合了學生的內在需要。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往往只看到借貸的方便快捷,而對借貸中隱藏的陷阱、存在的風險缺乏清醒的認識和警惕,往往到無力承擔巨額還款數目時,才如夢初醒、恍然大悟。
高利貸對學生的危害顯而易見。首先,由于高利貸為學生們提供了一種隨意支出現金的可能性,無形中滋長了學生大手大腳、揮霍無度的不良習性。其次,學生一旦陷入高利貸風波,不僅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而且會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最后,由于一些非法借貸公司會采取極端手段逼債,這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無疑是一種潛在的傷害。
當前,一些非法借貸組織已經瞄上大學生群體,為防止大學生陷入陷阱,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和引導,著力糾正學生不顧自身實際的過度消費、超前消費行為。同時,也要對學生普及借貸方面的知識,教會學生選擇正常借貸的方法路徑,提高學生識別各種非法借貸的能力,防止學生被欺騙蒙蔽。另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也要采取更為嚴密的舉措,加大對各種隱蔽的非法借貸公司的清理和打擊力度,營造一個良好的借貸環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