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很多大學生喜歡宅在寢室里面玩游戲、看影視劇,逃課是家常便飯,更別說主動去圖書館自主學習了。
無奈之下,學校出臺新規,強制學生去圖書館,確實是對學生用心良苦,而非形式主義。畢竟,去一趟圖書館,或多或少能學到一點知識,比天天在寢室打游戲、上網好。筆者相信學生也是明白這點的。
學習一定要去圖書館嗎?非也。真能用心自主學習,在哪都可以。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在學校,除了在教室里課堂上,最好的學習場所就是圖書館了。人的成長,頗受環境影響。“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久居鮑市不聞其臭”的道理大家都懂。成天宅在寢室里,難免會懈怠學習;而圖書館那種清雅舒適的環境,那種充滿書香氣息的氛圍,會讓人自然而然沉靜下來,一心向學。
人的成長受諸多因素影響,既需要柔性化育,也需要剛性制約。人性的弱點注定是需要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道德準則來約束的,誰都不能做到完全自律,他律是必須的。對已成年的大學生來講,學生的本職誰都清楚,但很多人在沒有管束的情況下會放縱自己,長此以往,便對自己沒了要求,任性而為。而學校如果沒有剛性的制約,就只是一味的要求、倡導,很難達到教育目的,必然導致不良習氣的滋生暗漲,最終受害的還是學生。
當然,在執行規則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只要學校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好的,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學校就應當理直氣壯,同時隨時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把剛性管理落到實處,讓學生在走過這些“形式”之后感到受益匪淺,而非形式主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